摘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区十届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王益区以办好惠民实事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行走在红旗街上...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区十届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王益区以办好惠民实事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行走在红旗街上,焕然一新的正大国际广场、工人文化宫、王益区公共体育场、王益中学、市人民公园坐落在街边,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各类门店映入眼球,青年们逛街购物,老人们在树荫下闲聊,少年在体育场中身姿活跃。护栏换新、绿化更新、道路翻新...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群众身边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朗朗读书声回荡在王益中学校园中,群众身边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办好家门口的优质高中教育让群众更安心
王益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教育强区战略,先后创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陕西省教育强区、陕西省“双高双普”区、陕西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在2019年,王益区围绕“办好家门口的优质高中教育”,坚持“紧财政,宽教育”,盘活利用资源实施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重点项目,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举全区之力投资5.1亿元,打造占地192亩,办学规模为81个教学班,教职工300人,可容纳4500名学生的区域教育中心重点民生工程——王益中学,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办好家门口特色名校。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让群众更舒心
随着体育场片区综合改造、市人民公园改造提升、区科技馆建设等惠民实事高标准完成,王益区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的“升级”改造进程,改造过程中坚持“拆、改、补、增、引”工作措施,加快城市“双修”“三疏”步伐,大力实施王益区非集中连片城市公共停车场、排水工程等市政道路配套,全面推进城镇改造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人居环境全面提升,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政府给我们刷新楼道墙面和楼外墙体,重新铺设了小区的道路和绿化,让我们这个20多年的老旧小区重现了往年的生机,环境整洁了,人的心里也敞亮了。”家住柳提路的阎大爷说道。
王益区抢抓全省首批城市设计、城市“双修”试点区县机遇,加快城市扩容提质。目前累计拆除危(破)旧建筑54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8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5个,安置住房困难群众3600户9400人;搬迁地质灾害点受威胁群众920户3600人,实施新镇区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40个,完成投资5.6亿元。先后荣获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区、清洁行动先进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区等称号,随全市一道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
社会平安、就业保障让群众更放心
王益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加快推进法治王益建设,先后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区和“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等称号。积极开展双拥共建,第七次荣获陕西省双拥模范区称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全市首家“智慧云”社区警务室建成,26个行政村“和为贵”调解室实现全覆盖。通过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积极开展自主改革15项。在全市率先探索形成“网格覆盖、条块融合、责权明晰”的“十二网合一”网格化管理模式,七一路街道云梦堤社区“空巢老人一键呼叫”系统、桃园街道光明社区文化服务“一心多点”模式受到国家电子政务理事会高度评价。
王益区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和稳岗政策,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建成社区工厂10家、标准化创业中心8家,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万人次,让群众生活更放心,民生保障更有力。
作者:原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