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8:24:35 | 浏览:267
随着秋日的时光,走进宜君县尧生镇,沿着村道一路深入。远眺,一排排粗壮的果树枝繁叶茂,走进一看,红彤彤的苹果在树枝中隐隐欲现,浅尝一口混合着泥土芬芳的香甜沁人心脾。从果园、乡村道路到苹果交易市场,这边忙采摘、装框、运输,那边测定品质、装箱、上车,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一路行来,两旁都是一片片的现代果园,红苹果正俏枝头,满载苹果的农用机械不时从眼前穿行而过。走在尧生村张先生的果园里,绽放着红彤彤笑脸的苹果点缀得满树满枝头,在阳光的辉映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随手摘下一颗大红苹果,“咔嚓”一声嚼在嘴里,满满的香甜脆爽立刻充盈了整个味蕾,一直甜到了心里。这么好的果子、这么好的味道,让大家不禁对果园主人善经营管理啧啧称道。“一年四季都不得闲,经营苹果就得跟经管自己的娃一样上心,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要求……”正在果园里忙采摘的张先生给记者讲起了自己的苹果经。“去年咱这6亩收入有3万多元,今年果商收购价在3.5元——4元,估计收入有6万多!”丰收在望的苹果让张先生在忙碌中幸福满满,乐在心头的干劲更足了。“今年的苹果是真的好,不仅个大而且色泽艳丽,还没有伤疤,所以价格比往年高了不少,每斤4元左右,所以肯定是个丰收年。”正在忙着摘苹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家有15亩果园,今年套了19万袋,预计收入在20万元。
在尧生镇苹果交易市场,大大小小满载苹果的车辆正排着队,等待果商们的收购。每到这个季节,劳力充足的家庭,都会派出精壮劳力到果乡搞劳务输出,每天的收入也不菲。在收购点,婆姨汉子们手脚麻利,苹果分级、套发泡网、装箱、装车……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在这支队伍里,也不乏有老人们的身影。
据了解,尧生镇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乡镇,地貌以塬、沟壑为主,地形呈现出大大的“人”字型,南北二梁为全镇主干线,平均海拨1200米,平均降水量720.6毫米,年平均气温9.1℃,昼夜温差大,这就使得尧生镇的苹果甘脆、香甜,“咱们‘怡君’牌苹果获得了陕西省著名商标,苹果更好卖了,果农发展苹果的劲头更足了!”果农们说起了近年来最幸福的事。“怡君”牌苹果已先后26次荣获国优、省优产品,深受人们青睐,果品畅销东南沿海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所以苹果产业作为尧生镇发展的主导将发展纳入镇级“十四五”规划,加大了苹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打造了富有魅力的“尧生品牌”,常年引得外地客商前来采购,“到9月中旬的时候,我这儿就已经收购了150多万斤苹果,除了之前发货的以外,目前收到全国各地订单金额320多万元,冷库能放3000吨……”客商代办人王先生说。
除了客商采购,尧生镇还大力发展了电商服务平台,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引导果农通过抖音直播、淘宝直播、微信朋友圈等渠道销售苹果,进一步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苹果质量好,价格不太低,所以销量一直都在增加。”走马梁村村民李女士说,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她家的苹果是去年的2倍以上。“苹果价格高,能赚到钱,我们手腰包鼓了那生活肯定不错啊,别看我们在农村,一样不落伍,网络购物能力不比你们年轻人差。”同为网络带货的王女士说。
培养像李女士、王女士一样的“带货主播”,镇政府招聘了10余名乡村网红进行推广活动,还邀请电商运营专家对全镇从事电商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一批优秀人才外出培训学习,更是成立了镇级数字乡村、智慧果业云平台。“截止目前,我们镇苹果种植面积已有1.93万亩,新式矮化高标准果园将近5000亩,今年预计可收入2亿元。”尧生镇副镇长寇龙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像我的家乡尧生镇将苹果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充分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念好“果业经”,打好“生态牌”不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更是带领全镇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张志斌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福山福水福地,宜我宜他宜君。您是否还记得4月18日的那首刷爆了整个朋友圈的《宜君》吗?这首属于宜君人的歌曲,经过精心录制,今天以MV的形式全新展现给大家,愿它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为您带来不一样视觉与听觉盛宴。朝着西北家的方向点燃手里的烟年轻的梦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
随着秋日的时光,走进宜君县尧生镇,沿着村道一路深入。远眺,一排排粗壮的果树枝繁叶茂,走进一看,红彤彤的苹果在树枝中隐隐欲现,浅尝一口混合着泥土芬芳的香甜沁人心脾。从果园、乡村道路到苹果交易市场,这边忙采摘、装框、运输,那边测定品质、装箱、上
关中北上,宜君在望。这里是关中通往陕北的天桥,这里是盛唐帝王避暑圣地,中国避暑城——宜君。宜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有公元前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迹。公元前2600年,宜君与北邻黄陵县同为人文初祖轩辕氏活动区域的桥国,处于黄帝文化圈的中心地
风是大自然对宜君的一份优厚馈赠,宜君的夏天就格外的凉爽。别处的城市,或居平原之上,或处川道之中,遇到酷暑,白天是巨大的吸热器,晚上是巨大的散热器,即便有风,也发了高烧。难熬的夏日,有多少人燥热窒闷,坐卧不宁,深夜难眠,做梦都想寻觅凉爽之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君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和“134”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四大行动”,着力稳住经济大盘,持续改善民生,提升治理效能
夏季的宜君,天蓝云淡,芒种已过,已进入一年中最佳避暑季,让你领略渭北高原绿色明珠的别样体验。近年来,宜君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自然资源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绘就了宜君“绿色”发展底色,布局了“生态 ”发展格局,形
来源:【新华日报】近年来,在中央和苏陕两省部署要求下,盐城市大丰区、陕西省宜君县结对帮扶,成立大丰区对口帮扶宜君县工作组。工作组充分利用江苏文旅系统的资源优势,多次邀请旅游专家,在宜君举办旅游产业转型提升专题培训,协助编制《宜君县“十四五”
每天早晨,在宜君的休闲文化广场上,都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搀扶着一名女孩在缓慢地行走,虽然锻炼的过程很艰难,但是爷爷的眼睛里还是写满了希望。这位爷爷名叫杨三让,今年已经77岁了,被搀扶的女孩是他的孙女,今年16岁。16岁的年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面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如何让老人拥有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如何为养老服务工作注入更多人文关怀?如何打造宜君养老服务工作样本?宜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建设多元化、立体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6月7日上午9点,2022年高考正式打响。宜君县541名考生有序进入宜君县高级中学考点,迎接人生中这场重大挑战,开启青春圆梦之旅。愿所有的考生都能考出最佳成绩,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今年全县高考考试报名580人,分类招
宜君县抢抓机遇,谋势蓄势,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提质增效。立足优质农业资源、人文资源,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关中城市群避暑康养先行区建设,以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旅游
从去年11月初到宜君,仿佛还是昨天,却发现回程的日子已经逼近了。韦校长要求我对过去的几个月做个总结,由于时间短,我真正做的工作也不多,只有谈谈自己对宜君的印象来交差了,故题作:宜君印象。一、宜君之缘在大丰教育局发出通知之前,我并不知道宜君,
今年以来,铜川市宜君县结合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工作要求与地域特色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宜君特色、时代特征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
这是走遍陕西107区县系列之铜川篇。前面已经分别介绍了耀州区、印台区和王益区,今天介绍铜川的宜君县。从印台区往北,过了金锁关,就到了宜君县境内,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帝国君王在此兴建避暑行宫,因气候适宜君王避暑而有“宜君”之称。这一带是黄土高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