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印台:烈桥村的幸福“蝶变”

时间:2022-10-08 17:34:41 | 浏览:1207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烈桥村。本报记者 赵杨博摄9月14日,记者走进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烈桥村,眼前的景象如清风扑面,通往村子的宽阔水泥路和条条村道,一尘不染;依山而建、梯级分布的四排二层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村民家门口,各色的花儿争奇斗艳,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烈桥村。本报记者 赵杨博摄

9月14日,记者走进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烈桥村,眼前的景象如清风扑面,通往村子的宽阔水泥路和条条村道,一尘不染;依山而建、梯级分布的四排二层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村民家门口,各色的花儿争奇斗艳,还停泊着三三两两的小轿车。从城里赶来度假的老人们,或坐在亭子里聊天,或在公园里悠闲踱步,其乐融融。

烈桥村人做梦都没想到,昔日贫困的小村庄,竟然凭借绿水青山,沿着“绿色生态 康养服务 旅游 农业产业链”的路子,富了口袋。

挣钱无门路,常年受恓惶

“我曾在西安打工,1994年因结婚回村。一家五口人,挤在两间不足2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180元的婚床,都是赊来的。祖祖辈辈种庄稼,到头来挣不下钱;改行养鸡,赔了;后来在煤场边开了一个门市部,仅能养家糊口。”回忆过去的生活,烈桥村党支部书记段西仓苦不堪言。

段西仓的生活状况是曾经的烈桥村的真实写照。在烈桥村老一辈人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大伙吃的是粗粮,住的是瓦房,走的是土路,整天灰尘扬,挣钱无门路,常年受恓惶,姑娘要外嫁,嫌弃这鬼地方,小伙子娶不下媳妇,急死爹和娘!

穷则思变,烈桥村人不是没有奋斗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金锁关镇很多村里都开了小煤场。因道路不畅,煤炭外运大都靠当地人经营的车辆转运。为消除煤炭运输中出现的道路安全隐患,政府便给公路沿线的一些村子颁发了煤场经营许可证。彼时,烈桥村抓住机遇,通过经营煤场,让村上的年轻人有事干。

但后来,因治理污染,烈桥村的煤场被取缔,一度活跃的村子静寂下来。因无人愿当村干部,老支书退下来后,村支书一年居然换了3次。到了1999年,时任村会计的段西仓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而村支书则由镇上派人兼任。

村民们没有看错人,段西仓敢于担当。他觉得,既然乡亲们信任自己,自己就得干些实事。于是,他四处奔波,通过跑到的项目,给村上通上了自来水,带领村民搞起了养殖业,还修通了好几段村路。

秀美风光,引城市“银发族”青睐

一直以来,烈桥村以种植高产玉米为主导产业,村民收入不高。“如何从根子上摆脱贫困?”这件事犹如一座大山,压得段西仓彻夜难眠。

2013年5月,段西仓在与舅舅的交流中发现,我国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养老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烈桥村发展养老产业有条件,也有前景。

“我们人均耕地少,可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很适合搞生态养老。再说,我们村离照金、药王山、陈炉古镇景区不远,玉华宫、金锁石林就在家门口,何不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老服务产业呢?”段西仓说。

之后,村上带着这一想法征求村民意见,没想到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

2016年7月,烈桥村组建了铜川市印台区茶树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秉承“绿色、生态”理念,本着带动全村共同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养老民宿。烈桥村由此走上“绿色生态 康养服务 旅游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之路,吸引城市“银发族”消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这个小山村植被好、空气好,每天早上,保健医生给我们体检,还进行饮食指导。我们出去锻炼,服务人员全程陪护。在这里,大伙不仅可以下棋、玩牌、聊天、读报看书,公司还会组织外出观光,还可参加篝火晚会等文艺活动。”来自西安的退休老干部宋先生乐呵呵地说。

“造价19.3万元的两层小别墅,总面积240余平方米,我们家只花了十三四万元,住的跟城里人的单元房一样,又干净又卫生,这都得益于西仓全心全意为我们村民办事。现在二楼租出去做民宿了,每年还有4000元的租金收入。”村民姜艳丽高兴地说。

如今,茶树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租用25户农户房屋,提供床位125张,聘用中医保健医生1名,种植天然无公害果蔬600余亩,鸡、羊、鹅、猪养殖业发展势头稳定。数据显示,2012年,烈桥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到了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14933元,48户166人全部脱贫。

鼓“钱袋”,也要富“脑袋”

烈桥村探索发展“田园式”生态养老服务产业的实践,使村庄焕发新生。对此,段西仓并不满足:“光鼓‘钱袋’,不行;富‘脑袋’,必须跟上!”

烈桥村及时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制定了倡导文明村风的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维护公共卫生、孝敬奉养父母、管教未成年子女以及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等。

对个别违规者,村上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批评教育,一手抓柔性处置。“我们借助远程视频,将个别群众的不文明行为通过视频截图,张贴到村上的公示栏里,让邻里乡亲都看看。村民们对这一做法不但心悦诚服,还自觉地进行相互监督。”段西仓说。

烈桥村还连续举办“九九重阳·孝老爱老”活动,坚持开展评选“一强四好”脱贫示范户等活动,通过典型引领,倡树文明新风。同时,烈桥村同市、区文联对接,办起了桃花诗会,让美丽烈桥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烈桥的喜人变化激发了发展的内生动力,使村庄更美、集体经济更壮大、农民更富裕,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更高。

相关资讯

前锋区桂兴镇:用好“三资”平台,规范村级财务

百姓生活广安讯(陈月)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是规范村级财务运行、强化基层监督治理的重要举措,加强“三资”管理,既能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管理信息化、产权明晰化、监督多元化、运行阳光化、效益最大化,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长

工人日报:水退之后,郑州正在发生这些变化

郑州又下雨了,在“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一个月之后。8月22日至23日,郑州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截至到23日6时,该市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中牟县韩寺,为140.9毫米;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站点有22个,50-99.9毫米的站点有97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焦作马村区为城市“深度美颜”

文明花开,幸福马村。干净整洁的马路、错落有致的绿化带、文明和谐的社区、主题鲜明的宣传牌、随处可见的志愿者……炎炎夏日,行走在焦作马村区的大街小巷,无不感受到缕缕文明之风迎面吹来。8月20日、21日,一场“全城清洁”行动在马村区如火如荼进行。

焦作市马村区“三个常态化”为文明城市创建添彩

在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焦作市马村区马村街道上下一心,全力以赴,聚焦楼院环境整治提升集中发力,下足“绣花功”,给百姓“摸得着的幸福”。常态化卫生保洁,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小花园生机盎然,游乐场干净整洁,社区活动室里笑语声喧……走进马

这里是马村

马村区在“抓大事谋长远”中积势蓄势在“解难题攻难关”中砥砺奋进9月28日《焦作日报》A06版“十三五”成绩单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库容8300万立方米的南水北调冯营调蓄水库工程通过国家水利部审核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上档

公开选调!马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招人啦

马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园区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公告为适应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管委会队伍结构,经区委、区政府同意,马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焦作市马村区出色完成背街小巷硬化工作

农村背街小巷,不但是农村地区的“里子”,还是通往乡亲们心坎上的民生工程。近日,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暨农村背街小巷硬化工作观摩推进会上,焦作市马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背街小巷硬化工作,受到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背街小巷

总投资116亿!周村吾悦广场、青科大实训基地等16个项目开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原雪通讯员王娟5月31日上午,周村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龙安电力科技产业园开工仪式在周村经济开发区举行。据悉,此次开工仪式,周村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共集中开工16个项目,总投资116亿元

河北枣强:打造田园综合体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

河北新闻网讯(潘风领、张磊、曹书瑞)田园综合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是实现产业振兴的新支点。近年来,河北省枣强县嘉会镇强化规划、突出特色、精准发力,依托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农业园区等优势,致力于打造集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

“国酒茅台”改名“贵州茅台”两个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国酒茅台”改名“贵州茅台” 两个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从6月30日开始,“国酒茅台”正式改名叫“贵州茅台”,告别了曾经使用多年的“国酒”宣传语。6月29日上午,茅台微信公众号名称由“国酒茅台”悄然更名为“贵州茅台”。而打开茅台酒股份有限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超能一家人电影网天秤座第一星座网今日股市行情网株洲新闻头条网鸡尾酒品牌网攀登珠峰资讯网养生知识网信用卡申请中心泰国乳胶枕官网格力电器A股亚马逊跨境电商保利发展股票长沙新闻资讯网北方稀土A股飞盘运动俱乐部狗宝宝取名宝典西点蛋糕烘焙网今日淄博新生儿起名网云服务器技术网保龄球初学网陈氏陈姓宝宝起名苏州旅游网理财投资网丽江旅游网成都美食网浙江旅游网手表腕表之家南宁旅游网海尔智家A股
今日铜川网-铜川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渭河断陷盆地的过渡地带,属黄土高原的残原区,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铜川风景名胜有照金香山、药王山、福地湖、玉华宫,铜川名优特产有宜君核桃、耀州雪花糖。铜川境内主要是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
今日铜川 yayayi.cn©2022-2028版权所有